今次去牛棚,
是看一齣叫做"誘惑者日記"的台灣式小劇場,
場內觀眾只得幾十人,
沒有後台,所有人都坐得很近,
一齣很有實驗色彩的劇場.
這是一齣改編自,
一個十八世紀的哲學家"齊克果"
他生於丹麥,
一生都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,
但他生性憂鬱,
他對哲學, 生活的觀察,
和對人生的體會,
有他自己的一套觀念.
他對愛情更有一套執着,
毅然為了永恆的愛,
而與未婚妻解約.
這套戲正正就是圍繞着"齊克果"的哲學出發,
不斷探索人生的哲理,
"我"與"自我"的關係,
"我"的存在價值,
愛情又是否永恆呢?
永恆的愛又是否美呢?
有距離的愛情是否最美呢?
人生中千絲萬縷的關係,
錯綜複雜,
人人都想逃避,
但人人都逃避不了..
一齣很令人反思而又很沉重的話劇,
令我良久都不能釋懷.
但我仍希望以僅有的智慧,
嘗試去探討下"愛"這回事,
"愛"是一樣很虛無的東西,
而又好像很實在,
每個人都好想擁有它,
小心....我好像說錯了什麼似的,
我會否高估了自己,
而又低估了"愛"呢?
何以覺得"愛"是可以"擁有"呢?
不得不套用一句
"愛若難以放進手裡,
何不將這雙手放進心裡"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