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五月的歐洲, 風和日麗, 每日都是豔陽天.
第一次遊威尼斯的我, 已被這水上之都迷倒了.
宏偉如聖馬可大教堂, 小如岸邊一支燈柱, 彷彿都是一件精雕細啄的藝術品,
不得不駐足觀賞.
我身後的嘆息橋. 意大利文為Ponte dei Sospiri, 更是遊客必到的景點, 庭落於聖馬可廣場附近,公爵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, 據貢多拉船夫所講, 嘆息橋的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兩處,死囚通過此橋的時候,通常是行刑前的一刻,在窗前望出去, 看塵世的最後一眼, 因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.
嘩!!多麼的慘美呢....
但, 在我眼前的嘆息橋, 為何變成這樣子呢? 一點也不像旅遊書中的景像啊? 兩旁盡是廣告版和修建圍欄....
後來從無數朋友口中得知, 他們分別在不同時間遊威尼斯, 但全都是看不到嘆息橋的原貌, 大多是被不同的名牌廣告板圍住, 進行修建工程, 一修便修了五年以上...
真的需要修建這麼長時間嗎? 名牌廣告就是不可以放過一條橋嗎?
作為遊客, 亦只有對橋嘆息吧!!